服務熱線:400-004-1158
【革蘭氏染色液染色原理】分泌物中的革蘭氏細菌含有多種氨基酸,具有酸堿化學物質,且帶有不同的電荷,與革蘭氏染色液中的酸堿化學物質起化學反應,與革蘭氏染色液中不同電荷的染料結合,從而使分泌物中的革蘭氏細菌染成不同的顏色。
【革蘭氏染色液主要組成成份】結晶紫、草酸銨、碘、碘化鉀、堿性復紅、石炭酸和酒精。
【革蘭氏染色液貯存條件】常溫保存。
【有效期】24個月。
【樣本要求】革蘭氏細菌的涂片。
【染色方法】
1、將結晶紫染色液滴加在已固定的涂片上,以覆蓋涂片為宜,染1分鐘,水洗。
2、滴加碘液,以覆蓋涂片為宜,染1分鐘,水洗。
3、滴加95%酒精脫色,以覆蓋涂片為宜,搖動玻片至紫色不再為酒精脫退為止,水洗。
4、滴加石炭酸復紅染色液,以覆蓋涂片為宜,復染60秒鐘,水洗。
5、待干后用油鏡觀察。
【結果判定】革蘭氏陽性菌被染后呈現紫色,革蘭氏陰性菌被染后呈現紅色。
【染色結果的解釋】革蘭氏染色液只對樣本進行染色,樣本是否存在異常操作人員要根據染色結果并結合細菌形態特征進行判別。
【染色方法的局限性】染色過程為人工染色,容易產生染色偏差。
【革蘭氏染色液注意事項】
1、涂片厚薄適宜,固定后方可染色。
2、所加染液以覆蓋涂片為宜,不能過少,以免蒸發而染料沉淀。
【革蘭氏染色液參考文獻】
1、俞善丁.臨床基礎檢驗學,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319-325.
2、楊履渭主編.微生物學及檢驗技術.廣東科技出版社。
3、葉應嫵、王毓三主編.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第13年